0769-82327388
文章来源 : 广东优科检测 发表时间:2025-09-03 浏览数量:
在电子工厂、实验室、SMT 产线,很多人以为只要铺了防静电胶垫就安全了。其实不然!胶垫是否真正具备防静电性能,必须通过检测来验证:
- 出厂采购需求:很多客户验厂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防静电检测报告;
- 生产质量保障:不合格的胶垫无法有效泄放静电,可能导致元器件击穿或潜在失效;
- 法规/标准要求:例如 ANSI/ESD S20.20、IEC 61340-5-1 明确规定了电阻范围和静电电压限值。
一句话总结:胶垫检测就是为了避免“看似安全,实则埋雷”的情况。
防静电胶垫通常分为导电型和耗散型两类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表面/体积电阻,让静电荷以安全的速度耗散,并最终通过接地装置释放。
- 导电层:快速导走电荷;
- 耗散层:控制电荷缓慢释放,避免瞬间大电流冲击元器件;
- 接地线:将电荷传输至公共接地点,形成完整放电路径。
多层结构胶垫(常见的上下两层/三层复合设计)能兼顾耐磨、抗污染和长期稳定性。
简单来说,就是用标准方法验证胶垫的电性能,常见检测项目包括:
1. 表面电阻/体积电阻:衡量胶垫材料的静电泄放能力;
- ANSI/ESD S20.20、IEC 61340-5-1 要求:点对点电阻 < 1×10^9 Ω;
- GJB 3007、SJ/T 10694 要求:1×10^5 ~ 1×10^9 Ω。
2. 摩擦起电电压:通过摩擦后测量静电电压;
- ANSI/ESD S20.20:表面电压应 < 200 V;
- GJB 3007、SJ/T 10694:表面电压应 < 100 V。
3. RTT/RTG测试:即点对点、表面到接地点电阻,常用于台垫检测。
4. 接地线连续性:检查接地是否有效,避免“有垫无接地”的假防护。
5. 静电衰减测试(可选):检测电荷从带电到消散到规定电位所需时间。
1. 电阻 vs 电阻率:电阻是点到点数值,电阻率是材料特性,报告要区分清楚;
2. 导电≠更好:电阻太低可能导致放电过快,通常推荐使用耗散型材料(10^6~10^9 Ω);
3. 有垫子就够了吗? —— 不一定!必须配合接地线与现场系统测试,否则效果大打折扣;
4. 检测一次就能保证安全吗? —— 不行。防静电性能会随时间、清洁方式、磨损程度而下降,因此需要定期复检。
- 减少产品损失:避免昂贵芯片或电路板因 ESD 损坏;
- 通过客户验厂:报告是硬性要求,尤其在电子制造、军工、医疗行业;
- 提升质量管理:有据可查的数据,方便内部 ESD 管控;
- 采购决策依据:检测报告能快速甄别供应商胶垫是否达标。
常用国际国内标准包括:
- ANSI/ESD S20.20:2021 《静电放电控制程序》
- IEC 61340-5-1:2016《静电学 - 第 5-1 部分:静电现象中电子设备的防护 - 一般要求》
- SJ/T 10694-2022 《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》
- GJB 3007A-2009 《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》
检测方法涵盖:电阻测量、摩擦电压测试、RTT/RTG电阻测量、电荷衰减测试。测试环境一般要求 23℃±2℃,相对湿度 40%-60%,并需使用标准电极和测试仪器。
作为专业第三方防静电检测机构——优科检测认证:
- 可执行ANSI/ESD S20.20、IEC 61340-5-1、SJ/T 10694、GJB 3007A等全系列标准检测;
- 提供表面电阻、体积电阻、摩擦电压、RTT/RTG、电荷衰减、接地连续性全套项目;
- 出具CNAS/CMA权威检测报告,国内国际均可认可;
- 提供送样检测 + 上门检测双模式,满足验厂、采购、日常质控等多场景需求。
Q1:新买的胶垫还需要检测吗?
A:建议检测。厂家参数并不代表实际使用状态,尤其是验厂时必须提供第三方报告。
Q2:多久需要检测一次?
A:建议每 6~12 个月复检一次,或在胶垫明显老化/清洁方式改变后及时复检。
Q3:只检测表面电阻够吗?
A:不够。表面电阻只能说明材料性能,还要配合RTG、摩擦电压等项目,才能全面评估。
Q4:检测报告能用于客户验厂吗?
A:可以。我司出具的CNAS/CMA报告可直接作为验厂、交付资料。
胶垫防静电检测,看似“小事”,实则关乎产品良率与企业品牌。无论你是生产型企业、实验室,还是供应商,检测报告都是保障产品安全的“隐形盾牌”。
优科检测认证具备防静电材料、产品及工程防静电性能检测资质和能力,为您提供一站式、权威、可靠的防静电检测服务。
获取报价
如果您对我司的产品或服务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,您可以通过这个渠道给予我们反馈。您的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!